文字 「笔记」尝试了解马克思(doing...)
文字
取消

「笔记」尝试了解马克思(doing...)

这是王德峰老师的马克思视频课,我整理出来文字稿,供大家思考学习,我最近比较忙,只能慢慢抽时间的做,格式问题慢慢来吧。这篇文章会一直更新下去,直到格式和内容都能看了才会结束。有问题下面留言。

我不准备将文章分片,所以这篇文章一定会很长,这可能会非常挑战耐心,可以伴着老师的课来学,会更容易坚持。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想要沉下心来也是不容易的,文字的好处是更方便回看某个不懂的部分,深入进去每个人都会获得或多或少的裨益。
整理这些文本的过程也是让我一遍又一遍深化思考的过程,学习的本质不就是用重复的调用来提升熟练程度,不过这个具体的过程中的各种细节还是得每个人在实践中去感受和调整,这也是学习的特殊性和一般性的辩证统一。

可以使用右边的目录(PC端)。

序言

KARLMARX
卡尔·马克思 无国籍
历史哲学家
view plots →

从19世纪到20世纪欧洲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全面展开,使得马克思的名字为全世界家喻户晓。人类已经进入了21世纪了,在21世纪我们人类所面临的共同的难题困境,在这样一个当代状况中,我们重新思考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马克思的学说与当代人类的关系是什么?也就是要回答一个问题:马克思的学说是否已经过时

这个问题哪里来呢?上世纪90年代有一位日裔的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1,发表了他那本著作《历史的终结和最后的人》2

这位日裔的美国学者在这本书里边说:随着苏东的解体,整个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瓦解,历史终结了,未来将是自由的市场经济和议会民主的政治大行天下,广备全球,一个人类的千年福国即将开始,所以这叫历史的终结。这本书在美国一时非常畅销,确实二十世纪留给二十一世纪的一笔重大的遗产就是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解体。当时亲身经历了这一场世界历史性的巨大变故的人,在今天仍然能够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这本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意思就是说马克思学说过时了,大概到了给马克思学说举行葬礼的时候了。

很快就有了反应,199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个思想与社会中心举办了一次大型的国际讨论会,这个会议的主题就是这样一句话,这样一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这个思想与社会中心,邀请了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学者云集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这是场大型的国际研讨会。

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应邀出席,德里达在他的大会的发言当中做了一篇长篇的演讲。这个演讲后来集成了一本小册子,也有中译本,上海艺文出版社出版,书名是《马克思的幽灵》3

这篇演讲一开始,德里达就这样开始说了,他说:我从来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但我选择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向马克思表达我的敬意,没有马克思就没有未来。在今天这个地球上,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马克思学说,这笔精神遗产的当然的继承者,遗产不仅仅是一种赠与,而且是一种使命。那么德里达为什么要用幽灵这个词呢?马克思的幽灵?这是个双重的隐喻。首先会让我们想到共产党宣言开头的第一句话:一个幽灵在欧洲游荡,共产主义的幽灵;然后我们又会想到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哈姆雷特的父亲是被哈姆雷特的叔父谋杀的,后来哈姆雷特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之后极为痛苦,因为他的叔父谋杀了他的父亲,娶了他的母亲,如果他要复仇的话,他一定伤害了他的母亲,但是他又不能不复仇。他处于如此巨大的痛苦之中,忧郁徬徨。他的父亲两次向他显灵,向哈姆雷特显灵,提醒了自己这个儿子,不要忘记了复仇的使命。德里达为什么也把这一层意思放进去了呢?在德里达看来,只要资本主义存在一天,整个资本世界存在一天,马克思就是个父亲般的幽灵,徘徊在资本世界上空,提醒着当代人类,不要忘记了复仇的使命

地球上所有的人,所有的男人和女人,不管他们愿意与否,知道与否,他们在今天,在某种程度上说,都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人。

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无论我们对他具有一种什么样的意识,我们都不能不是他的继承人。

遗产向来不仅是赠与,它同时还是一项使命,我们当下所是的存在的状况,就是最重要的遗产。

不能没有马克思,没有马克思,没有对马克思的记忆,没有马克思的遗产,也就没有将来。

—— 德里达《马克思的幽灵》

很显然,德里达的这篇演讲,针对的就是弗朗西斯·福山那本书《历史的终结》。

历史真的终结了吗?资本主义的这种生产方式和它形成的社会状况将从此一帆风顺了吗?万里无云了吗?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公众在哲学上的浅薄,所以福山的这本书居然在美国成为bestseller(畅销书)。对这本书的批判之声立刻在欧洲学说界起来,这是一个我们今天可以回忆的一个片段,一个时代的转折点上的片段,它意味深长,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试图进入马克思的学说的真谛之中,这很难。我们的课程标题就是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这时候我就想起了叔本华4当年对康德5学说的评价,我们可以去读叔本华的那本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6

在这本书的序言当中,叔本华是这样的谈论了康德的学说,叔本华说:在康德伟大的学说面前,人类是难以教导的顽童,人类需要经过好几个世代的努力,才能慢慢地理解消化,吸收康德的思想。我想说叔本华对康德学说的这一个评价完全可以移到对马克思学说的评价上去,在马克思伟大的学说面前,人类是难以教导的顽童,要经过好几个世代的努力,好几个世代的人类的实践——社会实践 、生命实践,才能让大多数人真能去领会马克思的思想,这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马克思的思想是因为他发动了一场哲学革命才具备对未来的常识般的洞察力,这个洞察力的结晶,就是《资本论》7这部著作品。

我们都熟悉《资本论》这本书吧,有的朋友大概在大学学习期间上过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这门课,那么这门课程一定以资本论做基础。资本论对我们当下还处在其中的资本主义经济、社会和政治的未来的发展,做出的深刻的判断和准确的预言。迄今为止,任何研究资本主义的学者都未能超越资本论,这是一个客观的事实。许多当代经济学派,新型学派的创始人都从资本论这部著作当中获取他的灵感,有的人公开的承认了,有的人隐瞒了,所以这一切,都要加以指出:资本论学说是一种新型的历史科学,不是政治经济学。这种新型的历史科学是一场哲学革命。正如我们都已经知道的那样,一切科学都是从哲学中生发出来的,哲学是科学的母体,科学是哲学的产儿

马克思发动了哲学革命之后,一种新型的科学,由马克思本人做了第一次示范,这门科学就是资本论的副标题:政治经济学批判

我们还是回到这样一个话题上来,今天二十一世纪的人类跟马克思学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

马克思无需我们为他辩护,有许多学者怀着真诚的愿望,不断地为马克思学说辩解,其实不对,马克思学说何需我们为他辩解呢?我们今天的人跟马克思学说的关系是什么? 我们要不断地向这门学说求教,要从中得到启发来面对当代人类状况所面对的困境和挑战。所以我们跟马克思学说的关系不是辩护,我们去继续求教。

当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比较平顺的时候,人们会把马克思遗忘了,当资本主义不可避免的危机再一次到来的时候,爆发的时候,就像08年金融风暴8席卷全球,这时候人们又想起了马克思,向他请教了。据说08年那一年,在美国,资本论再度畅销,有许多年轻的人结婚了,他们的亲人和朋友每每送一套资本论给他们作为新婚的礼物。我们还记得08年,美国的年轻人先是占领华尔街9,后来在华盛顿安营扎寨,叫作占领华盛顿10。曾经被美国老百姓看成是民族英雄的华尔街的精英们成了罪人,这是刚刚过去的事情。于是人们又得向马克思求教了。

为什么马克思在今天仍然保持着他的生命力?要从源头上说起,这个源头就是马克思发动的哲学革命。马克思恐怕是不愿意称自己的学说是哲学的了。哲学,哲学家,在马克思的用语中成了贬义词,这是我们恐怕没想到过的,但这是真实的。我们引用了一段话,这段话非常著名,是马克思关于哲学的一段著名的格言,在柏林大学教学大楼底楼正门走进去,看到对面的墙上,就刻着马克思的这段话: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细想想这段话的含义,首先我们看到了,在这段话里边,哲学家是不是个贬义词了,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换句话说马克思认为自己不是哲学家,如果我也算一个哲学家,我就也在解释世界,但是我看到的是什么,我看到的是世界的改变,这才是最根本的。无论用哪一种方式解释世界,其实前提就是对现状的承认,以不同的方式承认了现状,是吗,只是你用不同的方式来解释这个现状,现存的东西不是等待我们去解释的东西,而是等待我们去改变和推翻的东西。那么这句话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引起了欧洲思想界的广泛而持久的讨论。对这段话,举个例子,海德格尔11,在我看来20世纪最重要的德国哲学家是海德格尔,他的代表作是《存在与时间》12

许多中国读者都知道,海德格尔在晚年搞了一次三天的讨论班,讨论的主题就是马克思的学说,怎么理解它,然后海德格尔就把这段话拿来讨论了,他向马克思提问:确实世界要改变,但是哪一种世界的改变,不是对世界的解释做前提的呢?这是对马克思提出了明确的责难,我们可以承认实践的重要性,但我们实践要有方向嘛,我们想让这个世界往哪里走,是吧。这个判断哪里来,当然是来自对世界的解释喽,你这样解释世界了,于是你就这样去改变世界。哪一种对世界的改变,不是对世界的解释做前提呢?

我们把海德格尔的提问拿出来了,全部问题的要点在哪里呢?海德格尔这样一句提问,这样一个责难,是不是就把马克思这句话否定掉了呢?你马克思还是搞错了,我们同意要改变世界,但是哪一种对世界的改变,不是对世界的某种解释做前提呢?

问题又回来了,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关系各位都一起思考一下,对世界的解释并不能带来对世界的改变,我们同意的。但哪一种对世界的改变不由某种解释做前提呢?我们停留在对世界的理论态度是不行的,要有一个更好的实践态度,我们也同意。在这样的往复的讨论之中,我们就陷入了悖论,一个循环,我们似乎走不出来了。就在面对这样一个悖论般的循环,我们怎么突破它,关键点在哪里。只有熟悉马克思的原著,只有深入过马克斯哲学革命发动的那个地方,就是深入到本书叫《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3,进入对这部手稿的研读之中,我们才有可能理解马克斯完成了一场怎样的革命。

我现在先把这个结论说出来,马克思认为对世界的解释态度是一个理论态度,人类需要解释,但不是解释世界而是解释实践。请注意啊,一个叫解释实践,一个叫解释世界,抓住这个理解马克思的基点,解释实践与解释世界的区分。

我们面对的就是这样一个问题了,都说解释吧,确实任何世界的改变都以某种解释做前提的,这句话海德格尔没说错,但是海德格尔说的是,对世界的改变始终对世界的某种解释做前提,他用的是解释世界这样一个表达,而对马克思来说真正有意义的解释,真正有意义的理论不是去解释这个世界的,是说明这个实践,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进入马克思哲学的革命,马克思的哲学根本。

下面的问题自然来了,什么是实践?什么是世界?世界哪里来?假如我们把世界看成是某种现成的对象,客观地矗立在我们面前,然后我们去解释它,这就是理论态度了。有现成的世界矗立在我们面前吗?

世界哪里来,那么要先说一下实践这个概念了。实践这个词在汉语当中被广泛地使用,你别光说你得干,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14,行干叫实践。

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

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或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或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或饬力以长地财;或治丝麻以成之。

坐而论道,谓之王公;作而行之,谓之士大夫;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通四方之珍异以资之,谓之商旅;饬力以长地财,谓之农夫;治丝麻以成之,谓之妇功。

—— 《周礼·冬官考工记》

是这样的吗?日常语言可以这么用实践这个词,没有问题。你还是多实践实践吧,实践出真知对吧。但是实践这个词在西方哲学的传统当中有它确定的含义,从哲学概念的角度上来说实践,它很明确实践是什么,是创生或改变社会关系的活动。社会关系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西方哲学在他的传统中向来在这个含义上运用实践的,因此当一个农夫把锄头砸下土壤耕地的时候,这个举动并不叫实践,因为它不改变社会关系或创造一种新的社会关系。所以马克思说以往的哲学,都是在解释一个作为我们认知对象的世界,但最根本的是这个世界如何建立起来的,这个世界离开人与人的关系也没有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没有一个所谓自在的自然界向人呈现出来。所以世界是被建构起来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中逐渐形成的,当我们去解释世界的时候,我们就在解释现存世界是如何形成的,而不是仅仅说明这个现存世界,就是要指出这个现成世界如何被人的实践活动建构起来。请抓住这个要点,正是在这个要点上我们来理解,去领会马克思的哲学革命。

社会权力的发现

我们在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这个题目下说要讲的第一点,也是延承了马克思思想的一个历程来讲的第一点,就是社会权力的发现。

我们现在面对一个概念叫社会权力,马上想到它不等于政治权力,通常在我们讲权力这个词的时候,我们头脑中第一个反应是什么政治权力,政治是权力的领域。但现在我们在权力这次前面加一个社会,叫社会权力。因为发现社会权力才导致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

我们简要回顾一下,马克思在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之后,本来是准备到波恩大学哲学系任教,一个非常欣赏他的布鲁诺·鲍威尔15,当时的青年黑客派领袖找到他。

当时德国思想界的一场重大的斗争就是青年黑格尔派跟老年黑格尔派之间的战斗。青年黑格尔派的领袖布鲁诺·鲍威尔,他在波恩大学任教,所以当时波恩大学哲学系成了青年黑格尔派的阵地,布鲁诺·鲍威尔在柏林大学期间就认识了马克思,他们组织了一个博士俱乐部,年轻马克思的惊人才华深深的吸引住了布鲁诺·鲍威尔,鲍威尔认为马克思是他最重要的战友,所以不断写信给马克思,催他赶快去完成他那篇博士论文16,赶快去对付好那个无聊的考试,在波恩大学哲学系有一个教职等着你。马克思也很高兴是吧,他终于停下来了,因为马克思这样一种思想家,他一旦思考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慢慢地想着想着就要构造体系了,这样那篇博士论文就没完没了,所以在布鲁诺·鲍威尔的催促之下,他草草收场,然后博士论文在耶鲁大学递交答辩,而且马克思本人没有出席。在马克思本人没有出席的情况下,耶鲁大学授予马克思哲学博士学位,得了博士学位的马克思正准备到波恩大学任教。消息传来,布鲁诺·鲍威尔在整个波恩大学失去了他的势力,他都难以在波恩大学继续混下去了,所以不可能有任何教职等着马克思。在这种情况下马克思只能放弃在大学做教授的这样一个职业理想,投身社会生活,到科隆去担任了当时的莱茵报的编辑,后来担任莱茵报的主编。

马克思在担任莱茵报主编期间遇到了一件事情,就是当时摩塞尔地区的贫苦的农民被莱茵省议会通过的一系列的法案限制了他们本来历史的权利:对周遭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历史的形成起来的权利。被莱茵省议会通过的法案剥夺了,其中有一个法案叫《林木盗窃法》。

摩塞尔地区的农民如果在树林里边捡拾那些枯枝败叶都属于盗窃林木。莱茵省议会是一个资产阶级议会,通过了这样的法案,保护林木所有者他们的权利,马克思站在摩塞尔地区贫苦农民的立场上跟莱茵省议会辩论17

这是场大的论战,马克思发表了一系列的文章前后大概有六篇,发表在莱茵报上,他的理论武器是什么,黑格尔的法哲学18。马克思这时候还是一个非常认真的黑格尔主义者,马克思在柏林大学期间,本来学的专业是法律,后来他的兴趣全转到哲学上去了,然后精研黑格尔的哲学著作,大受鼓舞,写信给自己的父亲,他说:我一头扎到了黑格尔哲学的海洋之中了,他让我非常惊讶的发现,关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和它的变迁就如自然界的历史变迁一样,浮现出某种严格的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是由黑格尔的哲学展现出来了。所以他就进去了。他说:我当时关于许多法学的基本设想,放到黑格尔哲学中去发现他只是黑格哲学的一个起点。想想看这时候他一定崇拜黑格尔了吧,我达到的我认为非常重要的某种真理性的认识,往黑格尔哲学体系中一放原来只是黑格尔哲学的一个开端,所以跟莱茵省议会辩论的时候他就拿黑格尔的法哲学做武器跟莱茵省议会战斗,这种辩论后来让马克思发现了莱茵省议会通过的剥夺摩塞尔地区农民的历史权利的那些做法都有法哲学的依据了,这对马克思来说是个痛苦的发现,令他痛苦的发现。理性能够解释为什么可以剥夺农民的权利,可以解释这件事,但是剥夺他们权利乃是一场斗争,物质利益的斗争。物质利益的斗争是无法用理性诞生的,他是现实中形成的,所以在那篇辩论的文章当中马克思终于写下了这样一句话:利益是最讲究实际的,在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消灭自己的敌人更实际的事情。我们今天读这样的话也觉得它真实,是吧。利益是最讲究实际的,在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消灭自己的敌人更实际的事儿,对吗。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物质利益的领域里边是种什么关系?是要消灭对方的关系!是生死斗争。人是理性的存在物,这没错,亚里士多德说人是理性的动物,是吗?那么一个理性的动物为什么要消灭同类呢?看来物质利益并不是个理性的东西,最近一个惊人的事情来发生了,刚刚发生的哈马斯发射五千枚火箭打以色列了,是吧,以色列全国宣布处于战争状态了,这场恶斗已经不可避免了,这种斗争的根源在哪里呢?理性不能解释这一切的。假如近代资产阶级在欧洲登上历史舞台之后宣布的人类未来的美好的途径都是以理性做基础的话——自由平等博爱,为什么随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展开,资本的生产的展开,这实际状况都是对欧洲启蒙的思想家的所描绘的人类未来图景的一幅讽刺画呢?马克思来了。

1843年他还在《莱茵报》担任主编,后来这个《莱茵报》被官方封掉了。然后他到巴黎去了,带着满腹的苦恼,对黑格尔哲学的根本怀疑,到了巴黎。在那里紧张地思考,留下的文字就是什么,我们今天读到的《巴黎手稿》,全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是马克思哲学的诞生地,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的地方。

马克思在1859年为他将出版的《政治经学批判》写了个序,非常著名的1859年《政治经学批判序言》19,在这篇序言当中他简要地回顾了自己思想的历程,自己思想发展的历程,他说:我在1842年和43年间,我担任了莱茵报的主编,就物质利益问题跟莱茵省议会辩论,我遇到了就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为了解决我的苦恼,我的第一本著作就是针对黑格尔法哲学所做的批判,这本书后来没有完成,后面他说: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让我认识到什么呢?物质生活关系的领域不是按照理性的精神安排的,人类的社会形态不是人类精神一般发展的结果,要解剖当代的市民社会必须到经济学中去寻找钥匙,就是到物质利益的领域当中去寻找钥匙。大意如此。

这番介绍就是为了说明社会权力这个概念,马克思后来明确用了社会权力这个概念,先前没用。我们用英语来表达的话叫 social power 。我刚才强调了区别于什么 political power , political 就是政治的, power 我们译成权力。物质生活关系的领域是个什么领域呢?是权力的领域,但不是政治权力,政治权力是国家,我们通常现在称为上层建筑。社会权力就是政治之前的,它本身是非政治的,所以叫 social power 。

现在我们先说明第一个问题, power 是什么?自然界中没有 power , power 是人与人的关系。权力是人与人的关系,所以权力是社会现象,比方说一头狮子把一只羚羊吃掉了,我们能说这头狮子正在行使他对羚羊的权力吗?肯定不是,它只是自然界的食物链,狮子处于食物链的高端,羚羊处于食物链的低端,那么高端把低端自然当成食物了,这里边没有 power 的,所以 power 是人与人的关系,第一问,明确。那么第二问,这是怎样的人与人的关系呢?是平等的吗?是理性的吗?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是这样的关系,是一部分人支配、统治、奴役另一部分人的关系,统治与被统治、支配与被支配、奴役与被奴役。

第一是人与人的关系,社会关系;第二是非理性的人与人的关系,因为我们无法用理性本身来认证一部分人应当统治另一部分人、一部分人应当奴役另一部分人,在理性的层面上我们只能论证人与人的平等。如笛卡尔说的我思故我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个能运用理性的主体,那我也称为你是个理性的主体,我们彼此尊重,是吗?那 power 呢?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呢?所以它是非理性的人与人的关系,这是第二点。第三它不是观念,不是 ideal ,它是感性的力量。

为了简要的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举最为简单的例子,比方说我们今天的人类的物质生活是不是在这个商品交换中展开的,那么既然是商品,它就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它的使用价值,一个是它的交换价值,对吗。比方说我有块面包,那么这块面包作为食物,是它的使用价值,我拿它来充饥的,填饱肚子的。假如我一共有五块面包,我吃了四块之后饱了,第五块面包已经吃不下去,多出来了,而你呢,一块面包都没有,饥肠辘辘,饿得要死,怎么办?按照佛家的精神,财布施,我把这块多出面包给你吧,你吃了我很高兴,咱佛家嘛,释迦摩尼的弟子嘛,是吗?人类的物质生活关系不是这样的,我这块面包假定它值一美元,这是它的交换价值,你肚子饿得要死是吧,我知道你饿得要死,你要吃到这块面包我能理解,但是前提是什么,你口袋里必须有 1 dollar ,你必须有一个美元,如果连一个美元都没有,饿死吧。佛教徒说不可能的,对佛教徒来说这绝对不可能的,这是毫无疑问。但是人类的经济生活并不建立在佛教的布施的基础上的,因为它是商品,有商品就有货币,那么就交换。

从这个例子当中我们发现一样什么东西呢?我手里握着这块面包就实用价值来说是可以填饱肚子的东西,就交换价值来说一个美元是吧,这一美元一定不是这块面包的自然属性,是什么?社会属性,换句话说一块面包值一美元,这一美元就是凝聚在这块面包上的人与人的关系,同意吗?那么再问这个以一美元来代表的人与人的关系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你如果口袋里没有一美元饿死吧,对吗?它是非理性的。但是呢,你还是想要吃到这块面包,同时我也知道你口袋里一个美元都没有,还有另一种做法,我家里地脏了,玻璃也脏了,桌子椅子都得擦一擦,你到我家里把这些活干了,这块面包就给你了,你愿意吗?你一定愿意,你饿得要死,于是你愿意帮我干活了吧,换句话说我手中这块面包这一美元是种什么?是可以作为支配你的一部分生命时间的力量,这叫 power 。

我论证到这里了,请问,在逻辑上有偏差吗?找出我的漏洞来,整个论证过程得出一个结论,这一美元的面包此刻我不吃拿在手中,是拿了一个社会权力,这是结论。这块面包是我手中的一份社会权力。这个结论推出来,当中有逻辑问题吗?有逻辑毛病吗?有的话指出来,如果指不出来,承认,是吗。看来没办法指出我的论证当中有任何毛病,于是不得不接受这个结论。接受这个结论不得了各位,为什么不得了,你把经济学的根基铲掉了。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兴起之后就有一门科学逐渐的形成成熟起来,到了亚当斯密20那里成熟了,叫经济学。那么经济学讲的这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中的经济制度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合乎理性的制度,我们不用政治等级的权利来获取生活资料,我们是在市场上平等交换的。等价交换不是合乎理性的嘛,是不是人与人之间的平等的嘛,那么有一样东西也是可以被交换,叫劳动力,也是个商品,等价交换的形式发生了的经济关系完全合乎理性,假如经济关系是不合乎理性的,哪有经济学这门理性的科学呢?当马克思发现了社会权力的第一天,马克思注定不会成为一个经济学家的。资本论不是本经济学著作,永远不要忘了他的副标题:政治经济学批判

批判当然不是简单的否定,批判是什么意思? 一、澄清前提,二、划清界限。

澄清前提
澄清这门科学的前提
划清界限
划定这门科学的界限在哪里

澄清经济学这门科学的前提,划定这门科学的界限在哪里。它的前提是把一个非理性的 social power 穿上理性的外衣,即它是用经济范畴穿上去的变成理性的关系,它的界限在哪里呢?经济学无法讨论 social power 这种非理性的感性的关系,感性的力量,这种感性的力量是无法放到经济学的理性范畴中去的。

我很喜欢虚构,现在虚构这样的情况,此刻我们都坐在这里是吧,假定我王德峰口袋里有那么多货币,就装在我口袋里,远远超出我个人和家庭消费需要的范围之外,而假定你们在座的呢,一个个囊中如洗。对于个人生活来说多余的货币这种状况发生了结果会怎么样?

第一种反应,抢啊,但是有力量保护我的这个货币的,一个法律,一个国家机器:军队、警察、监狱,这就是政治权力,他也是权力,这个权力来保护社会权力的,因为政治权力是社会权力生产出来的,派生出来的,我有社会权力,我一定在政治领域里面形成保护我的政治权力。所以第一种假设呢,其实不可能发生,因为你们知道警察很厉害的,监狱也很厉害的。我这个私有财产的权利(不是权力)被政治权力保护着呢。第二种情况一定发生,我走到哪里,你们跟我到哪里,我一句话都没说,你们哇啦哇啦跟我说话,说什么呢?你不能把那么多货币放在你口袋里,我说我喜欢放在我口袋里,这不行的,我说为什么不行,你应该拿它来投资,或投资实体经济,或投资资本市场,反正这两种当中你要做一种,我说我都不会,你不会没关系,我们都会。这意味着什么,你们正在要求我雇佣你们,你们正在要求把你们的一部分生命时间由我来支配,在我口袋里多出来的那么多货币,它是什么? Power !除非我个人消费需要以内的,不是 power ,是什么?消费基金。超出我消费需要范围的就是 Social Power ,社会权力,在我口袋里呢,他说话没有呢?没有,它沉默,就是它不要观念,你们跟我说的全是观念,你们的观念哪里来呢?无非是承认这是个 power 呀!然后你们给我经济学观念,金融学观念。它没有说话,说话是你们,不说话的 power 才是正真的力量,让你去说这样的话了嘛,叫经济学理论嘛。

社会权力与法的权利的关系

我们刚才讲了我们这个课程的第一点,就是社会权力的发现,我们知道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跟莱茵省议会的辩论,这场辩论让他发现了黑格尔法哲学是缺乏根基的,因为法哲学讨论的是法的理性。

如何来面对物质利益的纷争,黑格尔认为我们应用理性能够解决物质利益的争斗,让不同的物质利益服从一个理性的法则,理性的原则,那么这个理性的原则用 right 来表示就是权利,这个英文单词 right ,我学过英语的朋友知道,它可以翻译成权利。

马克思发现了整个社会世界的基础并不是如黑格尔所认为的通过理性来安排的物质利益关系,如果通过理性来安排的物质利益关系,这种物质利益关系就变成了 right ,其实是非理性的。物质利益的争斗要求消灭敌人,利益是最讲究实际的,在这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消灭自己的敌人,更实际的事。在这里说出的是什么?这个沉默的,不需要观念的,统治他人、奴役他人的力量,我们刚才用的那个词叫 power 。我们现在的讨论,还不是在讨论政治权力,我们讨论的是 social power ,这是个重大的发现。这个发现的意义在于,马克思作为一个黑格尔主义者曾经相信整个人类世界的基础是理性的,现在他发现了人类世界的基础是非理性的物质生活关系,这种非理性的物质生活关系有一个另外的表达就是社会权力, Social Power ,这个重大的发现会导致马克思发动一场哲学革命。

什么是革命?革命就是范式转换,这个范式转换用英语来表达叫 Paradigm Shift 。

每一种学说都有一个核心的范式,假如这个核心的范式被改变了,就在这个学说的领域当中发生了学说上的革命。一个社会形态也有它的核心范式,比方说封建主义的社会形态,它的一个核心范式就是地主,中国古代社会是如此,欧洲古代社会也如此,税赋这是最要紧的事情。这个以土地为基础的所有制,这种所有制,国家跟这个土地拥有者的关系就是税赋。地租资本主义来了,资本主义社会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范畴就是资本,地租并没有消失,地租成了资本的一种形态,就资本的剩余价值的一种形态。我们有一些最起码的现代经济的尝试,所谓剩余价值,有三种形态来体现的,一个叫产业资本家的利润,一个叫金融资本家的利息,还有一个就是土地拥有者的租金——地租,所以地租仍然存在,但它已经不是中心范式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边,它是资本范式的一个特例。这表明什么,社会革命发生了,从地主这个中心范式,转换为资本这个中心范式,就从封建社会转换为资本主义社会,这也是一场革命。革命在人类文明的各个领域里面向来都是进步的动力,物理学有物理学革命,化学有化学革命,人类社会形态有社会革命,一个人的一生的人生道路,也不断发生革命。当你恋爱的时候,这是一个人生阶段,结果呢,转换为婚姻,范式转换。在爱情当中 love 是它的中心范式,在婚姻当中,中性范式是什么呢?叫恩爱,就是夫妻之间的亲情,这也是范式转换,一场革命。所以革命不能,狭义地理解为街头暴力,流血牺牲,革命就是范式转换。街头暴力流血牺牲呢?这是向来以往的社会革命采取的形式。许多人提出告别革命是吧,这是狭义的被理解的暴力革命,其实革命是无法告别的,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重要的进步都是革命带来的,社会的演变,社会的进步不是线性的累积,而是范式的转换,就像我们学物理学,整个学习物理学的过程也是一次又一次的革命的发生。学数学也一样,数学的基础部分,数论,我们小时候自然数,后来在小学读书的时候遇到了分数这个观念,一次数论革命发生了,自然数被重新理解了,后来又遇到了无理数这个概念,那么分数也罢,自然数也罢,都叫有理数了,这些数对以往数的理解发生了变革,变革之后呢原来的数还存在,它的意义被重新领会了,就像地租被成为资本的一个形态了一样的道理。

那么我们现在讲哲学的革命,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到了柏拉图21、亚里士多德22,那里最初的存在论或者说本体论,其实是存在论建立起来理念论吧,这是一个他们的中心范式。哲学的范式讨论什么,用理性来讨论事物存在者的存在规定,所以哲学的对象都是理性的存在者。人类的灵魂发挥他理性的能力可以认识柏拉图所说的理念,理念是非感性的,超感性的,所以西方哲学在它柏拉图主义的传统当中向来把哲学的对象看成是什么理性的存在者。现在马克思发现了什么,非理性的 power ,这就意味着什么,革命就要发生了,因为哲学的对象改变了,在理念论的传统的本体论当中,是无法讨论非理性的 social power ,这是无法讨论的。这就要求范式的转换,所以哲学革命不可避免,这是哲学革命了。现实中也一样,理论的革命,哲学的革命是现实生活变革的产物,没有资本主义的诞生就没有马克思的学说,而资本主义诞生,让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的本质规定的时候发现资本本质上是非理性的力量,资本就是能增殖的货币,货币表达了一个商品的交换价值,而这个交换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上的人与人的关系,而这个关系绝不是理性的,是非理性的。

现在我们讲过了,那么现实中是怎样的呢?人类的社会生活,基础领域就是物质生活的领域,物质生活的关系是非理性的,所谓社会权力是一个历史展开的过程。奴隶制社会,那个社会权力就是一部分人作为工具,也就是作为奴隶了,那么他作为奴隶主的财产被占有了,这是当时的社会权力,就人身依附关系,奴隶主与奴隶之间,这是当时的power。那么发生转变,进入封建主义,封建主义是什么,封建组合和他所支配的农奴,半农奴或者行会手工业的师傅对徒弟和帮工的支配权是半人身依附关系就是说 social power 又发生变化。到资本主义这种社会形态当中它的社会权力就是现在我们用的一个词叫资本,资本是种力量,是支配一部分人的一部分生命时间的力量。就像我刚才做的一个虚构,你们如果一个个囊中如洗,我口袋里全是多出来的货币,那么它就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没有政治等级做基础的,不是说你向来是跟我有半人身依附关系,我可以支配你,不!我的货币就是一种交换价值,这种交换价值,当你不具备的时候,你不得不把你的一部分生命时间由我来支配,所以资本雇佣劳动这是一个经济学范畴。在劳动的市场上发生了资本与劳动力之间的等价交换,所谓经济关系。假如我们讲的是生产关系,两个概念不同的,一个叫经济关系,一个叫生产关系,经济学家把生产关系理解为经济关系,那么他一定符合经济的范畴和逻辑。所谓等价交换,资本雇佣劳动,资本购买了劳动,这不就等价交换吗,完全符合理性,但是作为生产关系来理解呢,这个资本就是种感性的力量,它来支配一部分人的生命活动,它不需要经济学理论,它就是沉默的力量,在我口袋里呢,所以你们都跟着我走了,正在要求我支配你们一部分生命时间,不就这样吗。

资本雇佣劳动是经济学表达,作为生产关系就是积累起来的劳动行使了对当下活劳动的支配权,这叫生产关系。资本就是积累起来的过去的劳动,除非你否定劳动价值论,也就否定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如果你承认劳动价值理论,这个劳动是指抽象劳动,这个价值是指商品的交换价值,那么就是过去积累起来的劳动。掌握在我手里了那叫资本,来支配你当下的活劳动,这是力量,不是等价交换。等价交换这个假象怎么会形成的呢?是因为劳动力也在市场中嘛,那么就有一个竞争,于是劳动力的价格就上下波动,那么有一个基本上一个时间段的平均价格,不就是等价交换的意思,经济学给生产关系披上了一层,穿上了一件理性的外衣,我们都把这个理性的外衣看成是它的事情本身。我们认同的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就是我们认为它理性的,那马克思揭穿了说非理性的。

王国维说的对的,世界上就两种学问嘛一种学问叫可爱而不可信,如政治经济学;一种学问叫可信而不可爱,马克思的资本论学说。他可信,他不可爱,因为他不讲理性了。所以现在我每一个被雇佣的劳动者呢,他觉得他跟雇主之间是平等的,于是我们就心安理得。假如一些正是如理性的外衣所表现出来的平等,那么这个社会就没问题,但是劳资冲突斗争始终没停下来过,而且斗争就意味着什么, social power 需要转变。

我们看到马克思学说,我们今天是无法拒绝的,这是可以理解的。现在我们来说一件要紧的事,哲学要革命了,也就是要范式转换了。这个范畴转换的动力来自于哲学发现了自己无法讨论的对象,就是非理性的东西。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西方哲学到近代有一个分支叫法哲学,那么黑格尔晚年的最重要的著作就是《法哲学原理》,那么法哲学用英语怎么表达的, Philosophy of Right ,我们现在翻译成法哲学,权利哲学。法就是权力体系,有种种权力。一个由诸权力构成的体系叫法,所以叫法哲学。好,现在我们看这个权力哪里来的,从法的理性的观念中推出来的,我们想应该是这样,所以进入了法学院学习法学这个专业的学生一定要修一门课,叫法理学,更进一步要修法哲学。法哲学还分了两种,权利看成自然权利的,也就是看作是这个理性规定出来的成文法,所以有两套法的体系,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权利来自哪里?当你学法哲学的时候你认为来自认为成熟了的理性,理性到近代成熟了,孟德斯鸠写了那本书叫《论法的精神》23。黑格尔有法哲学原理了,所以把权利看成是来自理性自己的推论,然后规定每一个人的权利。权利真这么来的吗?就像我刚才说的例子当中,我有那么多多出来的货币,它没有说话没有观念,没有论证自己,但它就是力量,没有钱的人没有货币的人跟着我走了。那么有人说可以抢啊,不要跟着他,抢他就好了,但不能抢的呀,为什么?法律在,这个货币,我口袋里的这个货币是我的私有财产,私有财产乃是权利。我支配别人的力量,支配他人的一部分生命时间的力量是来自法律赋予我的私有财产的权利吗?right吗?哪怕法律没给我私有财产的名分,不给我这个 right ,我多出了那么多货币它仍然是种力量,它可以表现为什么,我开个地下工厂可以吧,因为他违法,所以放到地下,大家都不知道,但是有人来干活,因为资本在,这不过因为法律没有确证它,没有对它做事后的确证,所以只能偷偷地干,秘密地干。秘密地干也是一种力量,就是它真实的力量,终于有一天,在一个国家的上层建筑,有一块就是法的上层建筑,它承认了这种力量,承认了这个 power 。怎么承认呢?赋予它一个法的观念,叫right,权利,那它就公开合法了,并不是公开合法这件事情让他成为power的,而且他本来就是power,终于披上了理性的,法的理性的外衣成了right,是这件事吗?

中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晚期就有许多人从事体制外的商品贸易,这种活动当时被称为什么?投机倒把。道德上不接受,法律上不承认,但是在体制外从事投机倒把的人的口袋里多出了那么多在体制内工作的人没有的货币,它是真实的力量,它拥有未来,后来果然拥有未来了,改革了嘛,承认了个人口袋里多出来的货币是个公开可以拿来做资本用的东西,于是投机倒把不再被称为投机倒把,又被称为搞活经济了,是这件事吗?于是我们就来讨论社会权力与法的权力这两者的关系,这关系非常简明,用一个简单的图示:

关系

right来自social power,非理性的power,这个箭头表示穿上理性的外衣,从权力中产生出权利,其实right 和 power 本来是同一个东西,它们得到了不同的表达,被理性的表达了。

把法的范畴加到非理性的power上,但你把范畴清洗掉就看到事情本身,这叫现象学原则,你不把范畴清洗掉,它变成法的事实,私有财产不可侵犯,这是一个法的事实,但它不是事情本身。我现在谈到现象学运动,胡赛尔的现象学运动的第一个口号是什么?回到事情本身,而不是从事实出发。事实不是事情本身,有法的事实,有经济事实,有政治事实,都已经被范畴规定了,政治学范畴规定了政治事实,经济学范畴规定出经济事实,法的范畴规定出法的事实,都是事实,并非事情本身。

哲学革命因此开始发生,法哲学的对象是理性的,权利理性的。现在呢,我们跟着马克思发现了social power,换句话说哲学对象就改变了,原先是什么 ,Philosophy of right,现在要求一种这样的哲学,Philosophy of power。哲学的对象成了非理性的power,这个哲学怎么做?哲学的学术怎么建构?哲学的理论的核心范畴一定要发生变化了吧,从 Philosophy of Right 转变为Philosophy of Power,这个转变,就是马克思的哲学革命。马克思发动了这场革命,是马克思在1844年在巴黎发动的哲学革命,留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年这一年,有一个未来将震动整个欧洲的思想家出生了,他叫尼采。尼采诞生于1844年,这当然是种巧合,但是这个巧合让我们觉得非常有意思,尼采后来就跟着马克思,但他不是学马克思,他自己也发动过这些革命,这些的对象也是power,权力哲学,并不光是马克思一个人提出来,后来尼采也提出来了。受马克思和尼采深刻影响的,后来的法国哲学家福柯,继续沿着这条路走,并且确认什么?knowledge is power,知识也是power。福柯写了《知识考古学》24——解构主义哲学。福柯后来回顾,对他一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就两个,一个马克思,一个尼采。

我们继续推论,如果知识也是power,那教育也是power,教育也是权力,为资本主义社会再生产被雇佣的劳动者,他哪怕很光鲜,IT工程师,足够光鲜,但他也是被权力支配的。现在有个名称叫码农,就跟农民一样的,特别好,道出了事情的真相。技术科学研究服从资本运动了,那么教育肯定要服从资本运动,除非人文教育跟资本没关系,这些人保留在他的精神世界的领域里面,基础科学的研究者或纯数学的研究者等等。education也是power,最典型的就是管理科学这种教育,这也是一种投资行为。

我们回到这件事情上来,于是马克思完成了这场哲学革命之后的哲学跟哲学革命之前的哲学有根本的差别了,这种差别叫范式的转换。我们如何去描述这个非理性的power以及它的转变,从过去的social power转变到今天的social power,可能还有未来的social power,这叫历史,但是历史曾经被放到理性的逻辑当中加以讨论——历史哲学,但是社会形态的演变是非理性的。物质生活关系的演变,也就是social power的演变,我们如何去描述这样一个演变的过程呢?

扬弃唯物与唯心的对立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gegenständliche]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

现在我们进入第三点,也就是我们这课程的第三部分。

马克思发动了哲学革命,我们知道他为什么要发动,以及这个哲学革命产生的成果是历史唯物主义。那么我们还得进一步了解哲学革命本身的内涵,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包含哪些内容?

首先要讲的就是马克思提出了感性活动存在论。为什么提出这种存在论是哲学革命呢?因为感性活动存在论扬弃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现在一般的讨论都说马克思是个唯物主义者,马克思本人也用唯物主义这个词来称呼自己新的思想,但是马克思称自己的唯物主义前面是有限定词的,即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也可以非常简要地称其为实践的唯物主义

马克思把实践的概念融入到存在论中去。存在论,我们中国近代以来翻译西方哲学著作,遇到这个词ontology,英语当中的ontology。中国近代以来翻译西方哲学著作,关于ontology该怎么翻译成汉语没有定论,一开始叫万有论,这是一种译法;或者叫本根论,又是一种译法。总觉得不妥当,后来本体论被普遍接受。那么现在看来,还是不妥当的,因为ontology这个词说的是这样一种学说,Onta是诸存在者,来自希腊语,种种的存在者,所以是复数,这是个复数名词Onta。所以最初译成万有论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但是万有论这个译法不好,如果有万有论这种学问,那么所有对万事万物的讨论都包含在里面,那么其他学科也就没了,所以万有论不妥。本根论也是一种译法,这是一种关于诸存在者的学问。“-logy”是一个后缀,通常用来表示学说或学问,比如说什么是心理学,Psychology,关于人类心智的科学,关于人类心智的科学叫心理学。所以这是个后缀,那么前面是诸存在者。这门学问在欧洲语言当中的构词法来说,他就是关于诸存在者的存在规定的学问,讨论存在问题的,所以译成本体论还是不妥当的。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扭不过习惯,所以我写文章有时候经常还是称它为本体论的,但是合适的说法应该是存在论,存在者的存在规定的学问。现在我们用存在论这个译法,因为本体是中国哲学概念,而且在中国哲学之前还没有这个概念,佛学进入中国,才讲了本体,比方说禅宗讲本心,心之本体,然后宋明理学家受禅宗的启发和影响,就开始把孟子讲的心称为本心,本心仁体,简称为本体。所以用本体论来翻译ontology会产生误解,所以其实欧洲哲学中没有中国哲学中的所谓本体。所以我们现在把这个词ontology译成存在论。

存在论的基本问题就是讨论存在者的存在规定。恩格斯后来写了一本书,这本书的书名叫《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25,这本著作也是蛮有名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简称《费尔巴哈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经典著作之一。这本书里面恩格斯讲,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特别是近代以来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他说在这个问题上分出了两大阵营,一个唯物主义阵营,一个唯心主义阵营。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主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的,叫唯物主义。倒过来的,主张思维第一性的,精神第一性的,存在或物质是第二性的,那叫唯心主义。这是中国近代以来,特别是建国以后我们学校的教育,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要讲哲学的话,教科书里都这么写的。所以我们大概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认识,即哲学领域里边分了两大派别,唯物主义一派,唯心主义一派,那么真理在唯物主义那一边,是吧?你们唯心主义是没有真理的。这是我们长久固定下来的一种认识。既然马克思自称唯物主义者,那么我们也相信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阵营中了。如果这么理解的话,或者现在还有许多人继续这么理解,也就错失了马克思发动的那场哲学革命的一个基本方面。这个哲学革命的基本方面就是超越唯物与唯心的对立。

说话要有根据的,先说文本的根据。马克思在1844年发动哲学革命留下的文献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了1845年,马克思在他的笔记当中写下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时间是1845年春天。这个《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1844年的手稿这两篇文献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在1844年手稿里面发动了哲学革命,而这场哲学革命的基本要点,以非常精要的方式概括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了。所以这十一条提纲,虽然文字篇幅很短,但是极为重要,它是对哲学革命成果的概括,是马克思打开新哲学形成的全貌。就像阳明心学,王阳明有《传习录》,展开了王阳明心学的一个体系,这个体系的全貌概要的表达在他的《大学问》中了。与此类比,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丰富内容概括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了。所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全貌,所以我们了解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内容,可以按照《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十一条的线索,一步一步了解。

先解决一个问题,马克思是否超越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或者是扬弃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马克思既批判唯物主义,也批判唯心主义。一开头先批判唯物主义,那么先要说唯物主义意味着什么。这种存在论叫唯物主义存在论,它的基本思想是什么?我们大概都背得出来。我们平时说的马克思教材,讲马克思主义哲学四句话: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基本完备。说世界是物质的是存在论,物质是运动的也是存在论,运动是有规律的辩证法进去了,这规律是辩证规律,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认识论立场进去了,叫可知论。唯物主义思想一定是可知论,因为精神被认为是对物质的反映,思维被认为是对存在的反映,是能反映的,可知论。

那么讲讲物质存在论,我们至少要了解它的基本道理,然后再着手批判。首先,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这个世界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所以特别要批判,比如说遇到王阳明了,你得批啊。怎么批呢?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外物都在心中,心之外没有物,这都是唯心主义。你用唯物主义的观点来批嘛。按照你王阳明的说法,心外无物,这个由诸物所构成的世界,这个世界全来自你的心,那他就不是客观的嘛,叫主观唯心主义,所以批判!你就站在客观唯物主义的立场上批。这个世界为什么是客观的?有一个基本范畴叫物质,物质是什么?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和意志的客观存在,或者叫客观实在。我们现在重温一下唯物主义,我们其实都有唯物主义的修养,而且在本能般的常识般的信任这一点,因为我们心中有一个概念,叫客观实在,不以人的意志和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实在。这个客观实在用英语来表达是什么呢?Objective reality,Objective,客观的,reality,实在。我们先为唯物主义论证一下。

严谨的学问的态度,学术的态度是什么?假如你现在反对这种主张,反对某种主义,反对某种观点,你第一步是先站在这个观点的立场上为他做论证,而不是先否定他。这是学问的基本态度。你不同意这个观点是吧?你马上就否定他,那是没有学术修养的表现。修养的表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站在他的立场上,尽可能为这种观点或者这种立场进行辩护,终于辩护不成了,才发现你要反对这个观点的根本弱点,他的问题出在哪里,你才能去批判他。

我们现在要把唯物主义作为我们自己准备主张的立场来做认真的探讨,终于论证不了了才出问题,才发现了问题。好,唯物主义存在论,客观事物都是物质的事物,不是由人的精神派生出来的,不是人的心或者思维构造出来的,它客观存在,有没有人都存在,没有人他也存在是吧?你不相信这一点是吧?那我告诉你,假如你相信英国的唯心主义者,比如说贝克莱——物是观念的复合,一个事物实际上是一个观念的复合。你相信这一点是吧?一辆汽车向你奔驰而来,你别躲,这是观念的复合,是吗?你肯定躲了。为什么?因为它一定会把你撞死。观念不可能撞死你的,它可是物质的东西嘛。你得相信唯物主义了。那么请问思维怎么发生的?离不开大脑皮层吧,大脑皮层是不是物质的组成?当然是很高级,很高级的神经系统,但它是物质的。你把这个大脑皮层物质的组织拿掉,你怎么思维?你似乎要求一个无头脑的思维。假如事物都是你的思维构造出来的,你的心构造出来的,那你父母是不是你生出来的?又是一个毒辣的问题。对唯心主义的一个毒辣的提问,那唯心主义就没办法活了,受不了了。这几个问题都很清楚:汽车开过来你逃不逃?没有大脑皮层你如何思维?你如果认为物质事物都是你的心构造出来的,你的思维构造出来的,那你是不是把你的父母也构造出来了?是父母生了你,还是你生了父母?很厉害啊。看来我们要坚持唯物主义了。但是问题的要点在哪里?物质,有这样的东西吗?我们所能知道的是事物,种种的事物。比方说,有鱼啊,有花,有鸟啊,有树啊,有河流啊,有星辰啊,有山脉啊,种种事物,万事万物是吧,它们倒是真实可见的,可感知的。那么这些可感知的事物,它们彼此之间的区分是谁做的?鱼是鱼不是花,花是花不是鸟,树是树不是河流,这种区分是谁做的?

回顾一下,王阳明的一个朋友对王阳明提出责难,那一段很精彩的。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心外没有东西的。那么他的友人就跟他讲了:你说心外无物,我且问你,那山间的花自开自落,与你的心何干?这问得好,我们同意吧,山间的花自己开放了,自己又掉落了,不管有没有人,它总如此吧,与你的心有什么关系呢?你说心外无物,这是王阳明的友人对王阳明提了一个唯物主义的反驳,对心外无物这个命题做了一个唯物主义的反驳是吧,我们很愿意同意,是不是很愿意同意?

那么王阳明怎么应对呢?怎么回应这个问题呢?王阳明这么回应的。王阳明说:汝未去看那花时,汝心与花皆寂然无声,都不存在了。汝一看此花时,汝心与花一时都明了起来。就这样回答了。我们不免要想一想,王阳明这回答是不是很好的对唯物主义的反驳又做了反驳。当时我读到王阳明这段话的时候,我觉得他回避了问题。友人要跟你讲的是花是客观存在,你不能否认花的客观存在吧,而他却跟你讲,你如果不去看花,你的心跟那个花也都不存在了。人家说的是花自开自落嘛,与你的心何干?你偏要说,若不去见那花时,汝心与花一时俱灭,你一旦去见了,如心与花一时都明了起来,这算什么话嘛?我当时的认识水平就这么低啊,就觉得王阳明没有有效地回应那个来自唯物主义立场的反驳。

随着哲学学习的深入,境界开始提升了。我觉得王阳明回答得很好。比方说花吧,某样东西被称为花,这件事情,不是这个东西自己把自己和它物区分开来的,这个区分一定是人做的吧。诸物之间,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区分,都是人心给出的。你把人心的规定拿掉,统统拿掉,我们没有此事物和彼事物,没了。那么还说客观存在,对的,什么东西,物质。最后只能说物质了。既然讲世界是物质的,等于是什么都没有说。没有万事万物彼此的区别了,你用物质这个词等于没有世界了。物质世界这个词语是哲学上的错误。这两个词在哲学上是非法联用的,有语病的。物质怎么能是世界呢?因为世界是诸存在者,各种不同的事物构成的。你没有各种不同的事物,只有物质,它哪里是世界?动物是没有世界的。动物只是恰好被安置在它所处的那个物质环境里了,它没有世界。只有人类却有大地山川、云城河流、万象呈现。为什么万象能够呈现?因为在语言中,人有语言了,于是世界来了。动物是没有语言的,除非你把广义的信息传达也称为语言,那动物也有语言。但是人类的语言是由语词构成的,还有一个个句子,是吧?这些词语都是观念吧,这种观念跟事物关联了,把事物彼此之间区分开来。所以连基督教都讲了这个道理。上帝造人,用泥土造的,光用泥土造只是造出人的形体,还差最后一道工序,什么工序?对他所造的人的形体吹一口气。什么叫吹一口气?让他有了语言。于是人成功了。语言是存在的家,人在语言之家,这是海德格尔说的。我们在这个屋子里,在屋子里面种种的事物,椅子、桌子、灯,朋友们坐在地上,周围的一切。因为有人才有这种事物的区分。什么叫有人?有人在语言中了。语言是什么?人性给出语言,人与人的交往给出语言。语言离开意识,哪里就有语言?语言离开人的意识会有语言吗?

语言是存在之家,人以语言之家为家

—— 《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海德格尔

好,我们还是想彻底地坚持唯物主义,我们要做一个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我们要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该怎么办?各位,该怎么办?比方说你吃饭,你千万别想,我正在摄取卡路里,那完了,唯心主义又来了。我正在吃法国大菜,又是你先规定的。不能想,也不能言说,最终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不能想不能说,只是吃,跟动物没区别,这才是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一辆汽车把某人撞伤了,这件事情,就唯物主义者的立场来说,很简单,我们也觉得很简单,但它跟世界没关系,跟人的语言和思维都没关系,就是两样东西碰撞。但是你把这两样东西碰撞要说一说的话,立刻唯心主义。你把它描写为一个力学事件可以吧,力学规定就上去了。你被它撞了,别说你痛了,也别叫我痛了,痛那么语言来了。我们就这么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了。

好,我们对物质存在论有了解了。这种哲学当然有一个重要性,就避免人的主观偏见,避免把主观的想法强加于客观的事物。客观事物这个概念成立了。唯物主义者说客观事物,我们也说客观事物。哪怕不是唯物主义者说,你也承认客观事物。但承认客观事物,并不是把这个事物的客观性交给物质这个概念。把它交给物质这个概念叫物质存在论,终于是空话,因为没有世界了。世界是客观的,因为语言是客观的。我们进入语言的话,我们就摆脱了主观的个人状态了,就进入了一种客观。举个简单的例子,比方说水龙头拧开了你去洗澡,你去洗觉得这水很冷,另外一个人也去洗了,也是同样这个水,他觉得太热了,主观感受状态,它不是客观的。那么什么情况下是客观的呢?你用一个范畴,客观思维的范畴有一个叫度,我们知道有好多范畴吧。你把这个范畴用到水温上去,叫温度,是吧?那么这个温度是不是可以测量的?所以不要说水过热了还是过冷了,这叫主观的事情。我们进入客观吧,好,几度?35度还是37度,或者40度了,这就不用争论了吧,这叫客观的东西来了。请问这客观的东西它的客观性扎根于什么?扎根于它的物质性吗?不,咱们有语言吧,因为语言是我说话你听得懂啊,你说话我也听得懂啊。我们进入语言就意味着进入一个公共世界。当我们进入语言的时候,我们就摆脱了个人的主观感受状态了。哲学上所追求的客观性是这个东西,不是物质性。这是一个关于唯物主义存在论的一个讨论。我们这里已经进入了西方的哲学篇章了。西方的唯物主义最终提炼出一个范畴叫物质。物质实在来说就是个范畴。列宁说的对,物质是表示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是他对于唯物主义物质这个范畴说了句非常正确的话。但是把物质当成是世界的存在的基础,一切事物都是物质的,又是一句空话。我们能跟物质打交道吗?我们只能跟物打交道,我们不可能跟物质打交道,同意吗?我们或跟鱼打交道,或跟花打交道,或跟树打交道,或跟河流打交道,我们怎么可能跟物质打交道呢?

这样的物质存在论意义上的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倒是要一开始就批判这种唯物主义,因为马克思仍然说自己是唯物主义者,所以他不是泛泛地说一切唯物主义错了,因为他自己也叫唯物主义者,当然是实践的唯物主义。所以他把跟他不同的唯物主义都前面加一个字叫旧,旧唯物主义。换句话说,他是新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就不是物质存在论的唯物主义,不是物质这个范畴做基础的唯物主义。好,我们念一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理解为感性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一段话,很短的一段话,批判了旧的唯物主义。换句话说,既批判了物质存在论的唯物主义,也批判了费尔巴哈的直观的唯物主义。它们的缺点是什么?缺点是它们没有认识到所谓事物、所谓现实、所谓感性,都应当被理解为实践。把事物、把现实、把感性都理解为实践,实际上就有主体活动在里边了吧,也就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事物。这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一段话,并不那么容易理解。我们总相信事物在我们之外客观存在,但马克思说这样的想法就是旧唯物主义,把主体拿掉,把人的活动拿掉,把感性活动拿掉,实践拿掉,有这个事物吗?不会有了。马克思这层意思我们要达到马克思这个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都学过西方自然科学吧,从小学开始叫自然常识课,然后初中到高中,我们学自然科学,会有一个朴素的唯物主义信念。学自然科学意味着什么?科学,拿自己的概念,拿自己的理论,去反映外部事物,表达了外部事物的物理属性、化学属性、生物属性,是吧。你跟一个自然科学家这么讲:你知道吗?你研究的那个外部自然事物,客观的自然事物,其实是能够直接建构起来的,是通过实践活动建构起来的。他信不信?自然科学家就不能接受这一点了。自然科学家说我们的科学认识就是我们作为认识主体,客观地去认识外部事物,而且价值中立,不偏不倚。我们所得出的科学结论都是价值中立的,跟人的主观愿望也没什么关系。这个客观现实,比如说物理实在,你不研究它,它也这样;你研究它,要准确地认识它的话,千万别干扰它,是吧,客观反映嘛。

西方自然科学在其最初阶段上,就是保持着这种天真的唯物主义信念。我们学自然科学,我们都有经验。比方说初中开始学物理学了吧,或者化学。我们作为学生,中学生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这样想的:科学,伟大的地方在于什么?它客观的,不偏不倚的,正确地反映了外部事物,这就是关于科学的一个唯物主义的信念。你研究自然科学,你就应当是个唯物主义者。如果你是唯心主义者,你怎么可能做自然科学研究呢?是不是这样想的?天真。今天的自然科学家、现代以来的自然科学家都摆脱了这种天真的唯物主义。我想起尼采那句话,尼采这么说的:人们从事物中发现的东西,其实是预先塞到事物中去的。塞进去叫艺术和宗教,重新把它领出来,叫科学。它意味着什么?当尼采最初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他的欧洲同胞们大概都听不懂的。我们从事物中发现的东西实际上是能塞进去的,就不是事物自身的东西,就是这个意思。科学是做了后面一步工作,把能已经塞进去的东西再把它拧出来。换句话说,尼采认为科学并没有所谓客观地反映外部事物自身的属性,没这件事。科学所说的事物自身的属性,物理属性、化学属性,并不是事物自身的。

我们通过科学从事物中发现的东西,其实是预先塞进去的,塞进去叫艺术和宗教,重新把它领出来,叫科学。

—— 《权利意志》尼采

怎么理解?我们举个例子就明白了。人类冶炼金属的历史早不早?非常早。所谓青铜器时代,在青铜器时代人类有化学这门科学吗?没有。人类冶炼金属这个活动的动力来自哪里?需要跟事物这样打交道嘛,然后在想象中,想象来自当初的艺术,来自原始宗教。你在这里所说的宗教是原始宗教,原始心灵。原始心灵他没有科学的,没科学的。但已经成功地冶炼出青铜了。换句话说,跟事物如此这般打交道并不以认识事物的客观属性做前提的。人的生存需要跟事物打交道,那么打交道的根据在哪里呢?没科学的根据,就是想象,就是哲学,就是某种感悟,是吧?它不是所谓科学认识,不是的。人类文明的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是青铜期的冶炼,还是别的领域的活动,都不以认识做前提。跟事物打交道就是实践。后来科学起来了,科学有了不起的文明作用,因为人跟事物打交道就是一个不断的试错的过程,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是吧?那么这个打交道方式就固定了。那固定下来要准确,要可以不断地被重复,在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上都可以重复进行。科学理论做这件事,但科学理论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它以为它是在反映外部客观事物的客观属性,它搞错了自己。所谓物理学揭示的事物的物理属性并不是事物自身的物理属性,是什么?人跟事物打交道的这一种方式。所谓化学所揭示的事物的化学属性并不是事物自身的属性,是人以另外一种方式跟事物打交道的方式。讲到这里还是我们不敢相信的,因为唯物主义的这个信念是如此顽固的根植于我们的内心。

我们再举个例子恐怕都会突破这一点。我们这个民族关于自然事物有一种物理属性的研究吗?有一种化学属性的研究吗?没有吧。但我们对食物也有属性方面的研究吧?这个食物是凉性的,那个食物是热性的。中国的植物学、中国的医学把人类吃的东西分成三种性吧:寒性的、热性的、温性的。你说这寒性的是食物自身的属性吗?你说热性的是食物自身的属性吗?你说温性的是食物自身的属性吗?只是你吃了这种东西以后对你的身体产生的影响是什么。这种影响本身被固定为对象的自身的属性,明白这意思吗?如果还有一个民族有他的哲学呢?既不是西方哲学也不是中国哲学,又有一种哲学呢?他恐怕又有另外一套东西,什么属性什么属性,然后都从中产生他的那个科学,那么科学家又以为这是食物自身的属性。我们天然地这么想:柿子和螃蟹都是寒性的,不能一起吃,吃了一定出问题。这寒性的是这两个食物自身的属性吗?不是的。人能跟柿子打交道,也跟螃蟹打交道了。打交道,怎么打交道?把它作为食物吃了。那么就有一个关系,有一个方式,一种状况发生了。这个状况离开了人它不存在。因为人跟事物这样打交道的状况来了,而这个状况居然被推到客体的一面去了,把主体扔掉了。所以从前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什么?把事物、现实、感性,只从客体的和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作为人的感性活动,没有把它们当作实践去理解,也就是没有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就是马克思的原话,刚才我们读过了。现在我看来这第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是我们今天哲学修养的第一步,否则谈不上哲学修养。如果我们只在尝试信念中,我们怎么可能让科学进步呢?

所以今天的自然科学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境界了。比方说你假如是个物理学家,你在物理学领域里面提出了一个新的物理概念,提出来以后当然要被质疑,被提问。那么他所在的物理学共同体,其他的物理学同行们,会怎么向他提问题呢?你提出一个新概念是吧?他们不会这样跟你讲:你所提出的那个新的物理学概念究竟表达了事物的哪一种客观属性。不会这么问的,而是问:你用你的物理新概念拿它准备做什么事?你把这个说清楚,没有这个概念,这个事就没办法做;有了这个概念,这个事就能做,物理学的某种实验就能做了。如果你证明了这一点,你这个新的物理概念成立。你说:不,我这个物理概念反映了以前没有被反映到的某种物理属性。大家一起笑了。概念不是对现实的反映,概念是人类跟事物打交道的方式的一个表达。你拿它做什么事?这是全部问题的关键。

今天的物理学摆脱了它曾经有过的朴素的唯物主义信念。你设想提一个概念就是作业假说,然后做成功了终于是个成立的概念。最初提出来就是提出了一个作业假说,我们可以拿这个被提出的新概念,但尚未证实自己,但是把它作为假说先接受下来,然后看一看能拿它干什么。作业,进入某种物理过程,展开某种物理过程,然后从事实验,结果实验证明了这种作业是可以普遍进行的,这种作业不分时间空间的差别,都能重复进行的作业,于是这个新概念成立。请注意这一点,这不就是在印证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所说的话吗?什么叫事物、现实、感性,都是被人类的实践、感性活动建构起来的,established的,用英语来表达就是这样,过去分词,被建构的。世界万事万物,它作为一个客观事物向我呈现实际上是被人的实践建构了,这实际上可以重复进行的。

尼采那句话终于被理解了。跟事物打交道,实际上就是把东西塞进去,塞到事物中去了,然后再把它领出来,科学来了。为什么再把它领出来呢?塞进去就好了吗?实践受到阻碍了。如果我们跟事物打交道,被阻止了,被中断了,被阻碍了,于是认识起来,科学的作用在这个时候发生了。我们总说认识是什么?认识事物的本质,是吧?那么你为什么要认识事物的本质呢?假如你跟事物打交道很顺利,何必有认识活动呢?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认识本质了呢?我们实践受到阻碍。举个简单的例子,恋爱就是这种实践。因为它将导致社会关系,它要建构一个什么?夫妻关系。夫妻关系是不是这种社会关系,通过恋爱被建构的吧?这叫实践没错的。那么实践以什么做前提?以认识事物做前提吗?

按照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结果来说呢,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和源泉。那实践是怎样进行的?以前的教科书这么写的:实践就是主观见之与客观的活动,是吧?那么又有个主观在先了。主观认识,这样一来这个实践概念里面又有了:实践仍然以某种认识,正确的认识做前提,结果把马克思讲的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这句话又废掉了。实践一定是认识前的活动。你怎么开始恋爱的?是不是你认识了这个异性?比如说你是男人,你面对一个女人,你打量了她,思考了她,判断了她,终于决定爱她,有这件事吗?恋爱并不是以被爱的对象的认识做前提的。你判断了她,思量了她,然后决定爱她?爱是跌进去的,fall in love,英语这个词语很好的。翻译一下,翻的美文学一点,叫坠入爱河。不是你认识她,然后去爱她的吧?你就跌进去的嘛。它哪里以认识做前提呢?你说爱的人先是你的一个object,你的一个对象,放在你面前,你端详她,思量她,判断她,然后去爱她,有这种事吗?跌进去了而且还未必知道这就是爱,是吗?然后父母找你了,最近你有点反常啊,星期天在家自己的房间里关着自己的房间打煲电话粥几个小时肯定不正常了,找你了,你父母找你了,是不是恋爱了?爱上谁了?他用了恋爱这个概念了。突然你想起大概是恋爱了,不是说我去恋爱了,这是个概念,不是的,你跌进去了还不知道。那么认识活动什么时候发生的?恋爱受阻了,受阻叫失恋,爱情不在场了,不在场了你要认识爱情的本质了,匆匆忙忙跑到图书馆去,找一本书,关于爱情的科学指南,理论书来了啊,后来找到一本爱情心理学,有这种书啊,开始理论研究了,想要认识爱情的本质了。

所以德语很有意思,德语为什么特别适合于哲学思辨?由这个语言的一些构词特征规定的。本质和存在,这两个词啊,它的关系,学过英语的朋友们都知道,存在在英语当中是这样一个动词:to be,是吧。那么它的过去分词是什么?been,是吧。好,现在我们来看德语。to be 在德语当中就是 sein,它的过去分词呢?gewesen,就相当于 to be 的 been。Sein 的过去分词形式 gewesen。本质这个词是怎么来的?本质这个词是怎样写的?das Wesen,Das表示这个词是中性的。德语当中的定冠词有三个,英语当中只有一个 the。那么德语呢,因为词有词性,阳性、阴性、中性,阳性叫 der,阴性叫 die,中性是 das。这是个定冠词我们不去管它了。德语的名词第一个字母永远大写。das Wesen译成成什么?本质。德语中本质这个词来自哪里?Gewesen。从 Gewesen 那里来。大多数德语的动词的过去分词都有这个结构,把它拿掉,这部分取出来。第一个字母大写,Wesen,表示存在。好,从本质这个词的来历,它的构词,是怎么构成的?是把动词存在的过去分词变化出一个名词来。凭这一点我们就能说一句话了,什么叫本质?本质就是过去了的存在。这个太有意思了。什么叫存在?在场。什么叫本质?本来在场的东西过去了。比方说几个历史啊,假如我口袋里通常有一把小刀,放在我的钥匙圈上,通常是这样的。那么此刻我要做一件事情,把一张纸裁了,我手就伸到口袋里摸那把小刀了,结果它没有了,不在场。偏偏此刻不在场,不在场我这个裁纸的实践是不是被阻碍了?于是我要干嘛呢?认识小刀的本质,因为它不上手了嘛,此刻它不能上手嘛,不能上手嘛,你要认识它了。于是发现这个尺也能这样用,拿一把尺,把纸裁了。什么叫小刀的本质?锋利。你平时需要思考锋利这件事吗?上手用了就好了。结果它不在场,你就认识了。什么叫刀的本质?锋利。于是这把尺也算锋利的,认识来了。这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就是跟事物打交道,让事物上手。上手受到阻碍,认识活动发生,科学来了。什么叫锋利?锋利就是我们拿这个东西让一件事情做成了叫上手状态。离开实践谈什么这把刀的锋利的属性,什么更锋利一点,这些都是人自己规定的。锋利和钝,这是人所做的区分。对于用一把刀来在一块石头上刻图章来说,那把尺是不锋利的。对于用一把尺来裁纸来说,这把尺是足够锋利的。锋利是这把尺的属性还是这把刀的属性?是让一个事物上手的状态。科学把它规定出来却认为是他自身的属性。我想象这把刀很尖,尖不是它的自身属性,锋利,锋利不是他自身的属性。对于那些要完成这些细微的雕刻工作的人来说,这把刀根本是太钝了。对我来说太锋利,割在手上让我出血了。

人们跟事物打交道就把某种东西塞到事物中去了。这种打交道如果百分之百总是能成功,这种打交道方式就被固定了。被固定了以后呢,他就需要通过一种概念理论逻辑把它放到一个体系中去,科学来了。然后放进去以后呢却认为是描述了外部事物自身的东西,天真的唯物主义。所以这段话就有意思了啊。从前的一切的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能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批判了唯物主义,底下再批唯心主义。所以结果竟然是这样的,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也就是发展了主体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为什么抽象地发展了?只是唯心主义把主体的方面,能动的方面归结为纯粹的思维和精神。这叫抽象的发展。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本身的,把感性去掉了。唯心主义的毛病在这里,它的优点在于什么?发挥主体的方面,就是事物是被建构的。但是人拿什么来建构事物?纯粹的思维,纯粹的精神活动,能建构吗?能去让事物上手,跟事物打交道这叫感性的活动,才建构了事物。那唯心主义的缺点也来了,活动就是能动的主体的方面,但这个主体方面是感性的,而不是超感性的,不是超越感性的纯粹思维。

两句话都说完了是吧,我们把这两段都做了讨论。讨论了我们看到马克思的唯物主义是什么?马克思称自己叫实践的唯物主义,把感性理解为活动,理解为实践活动。在费尔巴哈那里,感性只是直观。费尔巴哈的立场确实是感性的立场,但在他那里感性不是活动,是直观。在马克思那里,感性是活动,就是让事物上手,跟事物打交道。而费尔巴哈说直观,好像眼睛睁开来看到了,耳朵竖起来听到了。区别在这里。所以旧唯物主义,既指物质存在论意义上的唯物主义,也指费尔巴哈的那个直观的唯物主义,都叫一切以往的唯物主义,都被批判了。然后唯心主义确实有优点,但同样被批判。这叫什么?扬弃唯物与唯心的对立。这是马克思哲学革命的一个非常基本的内容。这场革命啊包含一些什么?超越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对立。

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思维存在的关系问题。那么就分了两大阵营,现在马克思已经超越了,超越了两大阵营的对立,一场革命。当然我们现在跟着马克思自己的说法走,仍然称马克思学说是唯物主义学说,可以这么说,因为马克思自己用了这个词,但是我们一定要记得,马克思唯物主义其实超越了唯物和唯心的对立,他既不是唯心主义也不是唯物主义,他是感性活动的唯物主义。感性活动的唯物主义,要比物质本体的物质存在的唯物主义有巨大的优越性。优越性在哪里?事物是被建构的。物质存在的唯物主义认为世界事物是现成的,现成的在我们面前作为我们去认知的对象。我们认知事物之前先做成的事物。怎么做成它的?跟它打交道。它叫鱼,它叫花,什么叫河流?母亲河。你看人类的生存谈什么河呢?River就变成一个抽象概念。那么经过唯物主义科学发展以后,就水文学概念来了。水文学概念固然是科学的,那水文学概念,这个科学概念前提是什么?人依赖河流生存。事物、现实、感性要从感性活动方面去理解,要从实践方面去理解,就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一切事物都是被建构的。

现在又有一个疑问来了,月亮怎么办?当然后来人类登月了,登月也是上去跨一步而已,我们没跟它打交道,没改造它,是吧?月亮仍然是被建构的,被人的实践所建构,人在地球上生活是吧,就在实践。那么这个生活,白天面对太阳,晚上面对月亮,月亮对人就有意义了。离开嫦娥奔月的神话,离开这个天文学里边讲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如果这两条都拿掉,月亮是什么?Nothing,它不是Sein,Nothing就是无,是吧?那么Sein肯定是建构的。我们可以用一种方法来建构月亮,一种是神话,在月亮上寄托了人类美好的许多情感,所以我们过中秋节了。你拿天文学来说话,过什么中秋节呢?一轮明月你感动的不得了,还写诗,我告诉你它就是一个上面没有生命的一个天体,老是绕着地球转个不停而已,你歌颂它干嘛?月亮有不同的被建构的方式,取决于人类的实践的内容。哪怕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仍然过中秋节呢。科学把人跟事物打交道的方式,那种关系做成了逻辑的东西,有它的伟大作用,但它代替不了人类对事物的情感的关联,人的生存的愿望,人的理想的关联,离不了这个。科学虽然科学,我们仍然过中秋节,什么叫世界?这就是世界,被人的世界、感性活动建构起来。按照彻底的唯物主义,我们就不应该过中秋节,你知道吧?对吧?过什么中秋节,我们荒谬,你知道吧?月亮嫦娥居住的地方,欲问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你干嘛要问?

感性意识论:对认识论立场的超越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对象的[gegenständliche]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思维——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

好的,各位,我们继续。我们进入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内容的讨论。我们首先探讨了这场哲学革命的第一个方面,即存在论革命。这一存在论革命超越了唯物主义的存在论和唯心主义的存在论的对立。我们解读了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一方面批判了以往一切的唯物主义,也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另一方面也批判了唯心主义。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依据是同一个,即“实践”这个概念。实践即是感性活动。我们借助了海德格尔的说法,所谓的感性活动就是与事物打交道,使事物上手。在与事物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建构了所谓的客观事物。客观事物并不是现成地放在我们面前供我们去认识的一个客体,然后我们以客观的形式去理解和把握它。这样的理解是以往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它们忘记了,所谓客观事物是通过实践建构起来的。因此,马克思说,没有把事物、现实、感性理解为感性活动,理解为实践,也就是没有从主体方面去理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论立场,是哲学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基本方面。

要确认世界是被人类的实践建构的,离开了感性活动,离开了实践,便没有世界。世界并不是现成的,放在我们面前供我们打量和认识的对象,而是我们先建构了它。这样我们便能够理解尼采那句话了,科学的认识是后来的事情,是把人们预先塞到事物中的东西再重新领出来。这一点马克思与尼采思想是相通的。我们现在进入整个课程的第四部分,也就是讲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基本内容的第二个方面——感性意识论。我们说这个感性意识论超越了西方近代以来的认识论传统。

认识论有一个前提,什么叫认识活动?一个主体,一个客体,认识主体面对认识客体。什么叫认识成功?认识主体切中了认识客体。有一个词叫“客观”,在英语当中叫 objective,在“客观”这个词当中就隐藏了一个方面叫“主观”。所以客观的同时就是作为认知对象而存在。人类的认识活动是这样被理解的,这叫传统的认识论立场,主客二分。马克思用感性意识论取代了传统的认识论立场,也就是取代了主体与客体的二分,这样一个立场被取代了。

《费尔巴哈提纲》的第二条,讨论的是真理问题。讨论真理问题让我们想起了什么呢?我们是否能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一个认识论问题来了。一旦进入认识论我们马上会陷入到主客二分的立场中去,有一个认识主体好像是现成的,又有一个认识的客体也现成的。

我们现在读一段,第二条,很短的:“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以及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26的问题。”

现在先补充说明一点,在这个翻译当中有一个问题,“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客观”这个词,它的德语原文并不是 objective,马克思原文当中没有用 objective,而是用了 Gegenständlichkeit(对象性)。所以这个翻译应当被纠正的,“客观的”应当翻译为“对象性的”,而不是“客观的”。

如果问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对象性的真理性,这才是原话。如果说对象性的真理性,它真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对对象性做一个说明,对象性与客观性的这两个概念的区分,一个对象对我而言不依赖我而存在,这个对象为什么它不依赖我而存在呢?因为它是我需要的对象。对象性表示某样东西对我来说成为了一种对象性的存在,就是它是被我需要的。如果一个东西是我所需要的,它表明它不依赖我,在我之外。这是对这个对象的存在的最好的证明。比如食物,我所需要的,或者说五谷杂粮,这样的食物是我需要的,表明什么?它自身真实存在的。这个存在我怎么证明它存在的?不是它被我看到了,或者说被我用概念规定了它存在,而是我对它有不可遏制的需要,这表明它在我之外,是独立的,不依赖于我的。这种讨论不是认识论的讨论,而是生存论的。所谓是人的不可遏制的需要的对象,它表明了两条:第一,这个对象自身存在,不依赖于需要者;第二,反过来证明需要这个对象的需要者自身也不是个精灵,不是个纯粹的精神主体,他自身也是对象性的。

人类的饮食它的基础在哪里?基础如果在科学那里叫营养学。那么西方的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充分研究了人体每天需要摄入多少营养成分,多少卡路里,多少碳水化合物,多少脂肪,多少蛋白,多少维生素,多少矿物质。这叫科学,如果它正确,那叫客观的正确。但是人类首先是需要这个食物,这个需要是一种感性的东西,不可遏制的对食物的需要,它表现为美味,表现为我的食欲,作为一种确定的需要,它在食物上是得到了实现,那叫烹饪,而不是营养。在烹饪艺术中我们跟社会之间的关系叫对象性的关系,在营养学当中我们跟社会的关系是社会被我们认知,那叫客观的认识。

我想开个玩笑也是真实发生过的一件有趣的事。很多年前,我一个人坐在家里看书,有人敲门。我打开门一看,居委会主任。他跟我讲我们现在居委会挨家挨户送一样东西给大家。我说什么东西?他说给我看。我说这是什么?他说盐勺。另外附了一个说明书。他说你们比方说一家三口每天的饮食,做菜,用这个盐勺,按照说明书的说明放盐,控制食盐的量,就能保证你们饮食健康。盐不能不吃,但是也不能过量,科学有结论啊。所以居委会送给盐勺。我当时听了真觉得是个趣事。我非常感谢他,我说居委会很关心我们的居民啊,饮食健康。但是我想告诉你:“你知道你送了样什么东西给我们?”他说:“什么东西啊?”我说:“你送了一个当代巫术的工具。”科学在这种做法当中称为当代巫术。他听不懂啊。我说:“你如果有时间咱们聊聊。”他欣然答应。然后坐下来聊天,我就跟他讲,如果全体中国人民都用这个盐勺子做菜,你知道会产生什么结果?首先消灭宁波菜,宁波菜很咸,宁波菜消灭了之后,接下去再消灭淮扬菜,安徽菜也要消灭,最后差不多全部消灭了。按照科学给我们的营养学理论,科学已经那么准确地认识到人体每天必须摄入的各种营养成分比例关系,全清楚了。按照这个营养学的认知,我们实际上就冲个营养汤就可以了。那种情况下,久而久之会怎么样?首先我们的口腔不再分泌旺盛的唾液,我们对美食不再有不可遏制的需求,我们的胃慢慢萎缩。请问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饮食是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

人类饮食健康的基础不是营养学,而是烹饪艺术。营养学的真理叫客观的真理性,烹饪艺术的真理叫对象性的真理性。比如我从小如果是吃淮扬菜长大的,我对淮扬菜有一种不可遏制的需求,一到淮扬菜上来,我满心欢喜,迫不及待。它是我需要的对象,需要不是认知的对象。

什么叫真理?真理的基础不是主体跟客体统一,主观与客观一致。真理的基础就是我们的对象性的需要,成为对象性的力量,在实践中实现了。烹饪就是实践,营养学是理论。什么时候有用?生病的时候。生病的时候我们在医师的西医的指导下,我们确定了一个食谱,为了对付这个毛病,我们要增加某些营养成分。当我们消化能力降低的时候,因为生病的人胃口不好,我们把蛋白质降解为什么?氨基酸,它更便于消化。于是这个氨基酸也是一种营养方法。这叫营养学帮助了我们,终于病好了,你继续每天喝氨基酸的汤吗?不可能的,你又想起来宁波菜多好吃,广东菜多美妙,进入了健康的饮食中去了,换句话说,进入了对象性的真理中。

对于人的认识,对于人的意识,怎么理解?马克思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感性意识。把它跟什么区分开来?概念思维,范畴思维,这是我们通常说的认识论的高级阶段。我们学过马克思认识论部分,讲人类的认识,低级阶段叫感性认识,高级阶段叫理性认识。那么理性认识就是概念思维,范畴思维。在概念和范畴的基础上加以判断和推理,在逻辑中。在纯粹思维的形式中去认识外部事物。而马克思强调的是什么?所有这些概念思维、范畴思维、逻辑认识,它的真正基础在哪里?在感性意识中。所以人类的思维,它可以通过逻辑去完成一种抽象,我们把那个感觉材料从认识的形式中统统剥离出去,清洗干净,我们获得纯粹范畴。西方哲学走了这条路,到了康德那里纯粹范畴,纯粹思维的范畴都把它罗列清清楚楚,一共十二个先天范畴都清清楚楚,然后黑格尔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演绎,一个范畴怎么从另外一个范畴,前面一个范畴里面推出来,推出一个整个范畴的体系,那本书叫《逻辑学》,这是黑格尔。所以在纯粹思维的领域当中,来解决人的认识的基础问题,人的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的基础是纯粹思维范畴和他的逻辑体系。这就是马克思之前的西方近代哲学在认识论领域里面所达到的最高成果。但是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真理是什么?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什么叫思维的真理性?底下的怎么说的?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请注意是力量。如果把思维跟实践区分开来,那么思维就变成纯粹思维,没有任何感性活动在其中。而思维的真理性是什么呢?感性活动,是实践的观念表达,这是真正的真理性的思维。

它实际上是对对象性的力量,改变事物的力量,这都是感性的东西。感性的力量是什么?观念表达。所以马克思说传统的认识论,先把主体与客体区分开来,没有发现这两者之间其实是种对象性关系,这个主体同时也是那个客体的对象,彼此需要。比如说植物,植物的成长是对太阳的对象性本质力量的证明,因为太阳让生命展开,太阳通过植物证明了自己的对象性本质力量,植物通过太阳也证明了自己作为对象性存在的力量。我的生命力,有父为对象,父子彼此都是对象,这才是存在的真实的证明。什么东西存在了,对象性就是它的存在,它的证据就是需要。所以人并不是完善的,男人一定不完善,所以张宪良那部小说的标题,《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换句话说,女人的一半是男人,这就是男人女人,爱情是有存在的意义的,它是不可遏制的需要。男人通过女人证明了自己作为男人的对象性本质力量,女人通过男人也证明了自己的对象性本质力量。这叫存在。世界万物的存在都是对象性关系的存在。

然而在他的哲学革命当中提出了自己的真理观,是对象性的真理,而不是客观的真理。这是一件很大的事情,我们通常的语言总是说客观的,不会用对象性的。语言是很顽固的,在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当中,隐藏了某种哲学上的谬见,形而上学的错误。但是没办法,所以你要跟随马克思经历哲学革命是很困难的事情。我们现在还说客观发展规律是吧,客观的词还得用。客观规律意味着有一个认识它的主观主体,又是主客。什么叫客观规律?客观规律就是实践自身的法则,实践的法则,而不是自我自身的客观规律。离开实践讲客观规律,严重的后果就会隐含在其中。谁有权宣布客观规律?虽然我们不信上帝,但是客观规律充当了上帝,是吗?然后认识上帝的人颁布了客观规律给我们,然后我们服从,这是有极大的社会后果的,社会实践后果的。离开了民众的世界,谁有资格颁布客观真理给我们?以前人会有,那你不服从那你叫违背客观规律,服从那你叫符合客观规律。在这种唯物主义的客观规律的词语当中,隐藏着一个上帝在的,对吧?我们不要去讲这种所谓客观规律,我们讲的是实践自身生发出真理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话说对了,但是不够。实践还是真理的源泉。如果光讲标准,先要有一个真理,然后拿实践检验一下,实践变成一个已经形成的真理是否真是真理的一个标准,一个检验的标准。不,实践是什么?真理的真实、现实力量的表达。所以我们要读懂马克思的本意,不要被某种词语迷惑了。比方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是为了真理性,一个证明是吧?这个证明就会被理解为检验吧,实际上这里的证明应该读成什么?实现。人应该在实践中实现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接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实现。这里的证明实际上是实现的意思。所以怎么读原著,怎么读原文要独立思考。我相信的啊,若我把证明改作实现,马克思认为这就更好,我相信他就realize。

所以这就是费尔巴哈论文第二条,他提出了感性意识论来取代传统的认识论,传统的认识论就是概念思维,最高的认识叫理性认识。马克思说不能脱离感性,不能把理性认识变成清除了任何感性材料的那种纯粹认识。不能这么看。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感性意识里面包含什么?感性需要,感性的愿望,感性的活动,建议实现的那种观念,感性意识,这样一个概念,所以叫感性意识论。感性意识论就不是传统的认识论。感性意识论就说在感性意识中,我们达到了对对象性关系的正确的领会和表达。感谢你,这是逻辑前的概念前的认识活动,逻辑前概念前的是对对象性关系的把握。这种把握不是纯粹理论的,是艺术,有配方,配方当中有人在认识吧,有的,但他这个认识能理论化吗?不,他叫手艺。你如何学烹调?找一本教科书,这道菜怎么做,程序选取,选取全写清楚没问题的,放多少盐,几克,糖又有几克。于是我们就把一个天秤放在厨房里,我们这么做菜吗?这合格的烹调教科书应该这么写,用文火炖,你感觉,盐少许,咖啡、糖若干,这就对了。感性意识,不是抽象的理论认识。马克思的思想在这里跟中国哲学相通。中国哲学论道怎么论的?不是理性的思辨,而是从心体上领会,叫体会。这个体就是心体,这会不是understanding是领会,understanding叫理解,理解离不开概念,判断推理。我们现在有体会吗?中国人一直讲体会,殊不知体会对中国人来说多重要。我们这个民族跟周遭的事物打交道,根据全在体会。现在全要理解,是吧?然后我们远离了体会。所以汉语当中这个词是无法翻译成欧洲语言的,体会这个词,你怎么翻译?这个体是心体,你怎么用欧洲语言说心之体?什么意思?

一个有真理性的理论是什么?是展开了,揭示了,展现了我们的实践的力量,以这个理论的形态,以思维的形式说出实践的力量本身,而不是去说出对客体的反应。反应和被反应,像照镜子一样,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就是反应论,然后正确反应叫真理,错误的反应叫谬误。这是以往对真理和谬误的区分。马克思说不,什么叫真理?他表达了实践的力量本身,感性的力量本身。如果把思维总是跟实践区分开,分离开来,离开了实践的思维,他能否在现实世界中,感性世界中有现实性?假如讨论这件事情,那不就是很荒谬的吗?你先把思维推到彼岸去,超感性的世界就是一个彼岸的,纯粹思维和理念的世界,柏拉图或者基督教的上帝,超感觉超感性的世界。西方哲学论出两个世界来了,在西方哲学的传统中就有两个世界,一个理念世界在彼岸,一个感性现实世界在此岸,然后再去讨论理念跟现实事物的关系。这个理念有没有现实性?换句话说它在现实世界当中能不能被现实事物所体现,这样一个讨论,马克思认为它就是一个纯粹的经院哲学问题。这第二条的最后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因为思维本就是实践的形式,实践的观念形式。把实践拿掉,这观念形式来自哪里?来自我们人类的理性天生具备的形式?这曾经是康德哲学的说法。康德无法说明他的先验认识形式自身的来历,他只是揭示它,给出它,比如说时间空间,在康德那里是先天的感觉形式。人本就在时间和空间中把握外部事物的。那么这个时空这个直观形式是先天的,不是后天的,不是从经验获得,我们看不到空间本身吧,而是我们以空间的方式看外部事物,上下左右前后,叫三维立体空间,是吧?康德这一点说对了,我们不可能对空间本身有直观,而是我们直观事物,但是总是把事物放到空间形式中去直观了。是吧?康德说对了。那么下面我们要追问康德的是什么呢?那个先天的空间直观形式自身来自哪?

那么我们就可以来做一个很简要的说明,假定一个婴儿,父母把他放在童车里,那么坐在童车里的这个婴儿,为了避免他寂寞,在童车上面加了一个架子,架子上面吊了一个红球在那里晃动,那么这个小孩看到这个红球了,因为红色的刺激性比较强,他自然兴奋了,然后手要去抓这个红球,他第一次抓一定抓不住,他要失败多次,终于以后他每一次都抓住了,手一伸出去就准确地抓到了这个红球。这是一种操作,这是一种实践,这是跟事物打交道。小孩在跟红球打交道,在这个打交道的多次失败之后,终于不再会失败了。这表明什么?空间,三维空间的观念就如此这般植入了这个婴儿的心,因为他前几次都失败了,这个球在他手前面,手没伸到。球在手后面,手往后伸,这样前后还有上下左右,终于他每次成功了,每一次都能成功,空间观念就进去了,进入他内心了。这是一个简单的实践,叫操作。于是有一个先天的,所谓康德所说的先天的空间直观形式就这样地进入了那个小孩的内心。

什么叫高度?我们要攀登过山才有高度的空间意识,当然后来有些山无法攀登了,我们在观念上攀登,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8000多米,是吧?海拔。少数有人爬上去过,大多数人都在观念上爬了一遍,那就是几何学,数学来自哪里?来自我们实际的判断过。这就来说明康德所谓先天空间形式,这个看上去是先天的,实在是实践构造的。这样就能理解,所以脱离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纯粹是什么?一个经院哲学的问题。这马克思第二条,费尔巴哈提纲第二条所说的最后一句话。那么通过对第二条的这个理解,我们就知道在马克思的新哲学中没有传统的认识论,没有以主体与客体二分为前提的认识论。主体也是被建构的,客体也是被建构的。一个实践建构了两个方面,主体和客体,并不是有现成的主体,在外部世界有个现成的客体等待他去认识。不是这件事。就像我们中国的思想家王阳明说的,他的朋友问他,你说:“心外无物啊,我且问你,那田间的花自开自落,与你的心何干?”一个唯物主义的反驳。那么阳明怎么回答呢?他跟他有人说,你未去见那花时,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的心是主体吗?那个花是客体吗?都不存在呢?汝一去见那花时,汝心与花一同明了起来。换句话说,主体客体都来了。怎么来?来自一个“见”,看见了那个见。我们完全可以并不局限于理解这个观看,把见仅仅理解为观看,它广义上就是能跟事物打交道。用马克思的话就是实践。因为实践两个方面都来了,一个我们的认识的心,一个被认识的花都来了。把这个实践拿掉,既不存在我们的心,也不存在外部世界所谓的花。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讨论,就是中国思想,中国哲学曾经达到过的那个高度。虽然中国哲学说话简要,解释还非常形象是吧?但它的道理是很深刻的,非常深刻。那么这样我们就完成了对费尔巴哈提纲第二条的理解和讨论。

延伸阅读

本文由作者按照 CC BY 4.0 进行授权